(资料图片)
“你喜欢《三体》吗?”“喜欢啊!大刘的很多小说我都看过。”“太棒了,给我签个名吧!很高兴认识你。”日前,在枣庄三中心育中心开展的心理课上,学生们手里拿着“BINGO活动单”,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,一边交流着彼此的兴趣爱好,一边在对方的活动单上签名。这是该校专门为高一新生开设的“新班级新同伴”心理健康主题教育课的一个场景。
“作为全国首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,我校十分关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,不断健全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工作机制。”该校副校长郝敬民介绍说,每学年初,学校都会通过座谈、信访、家访等形式,组织一次学生心理健康筛查。对筛查出的重点对象进行诊断,开展“点对点”的家访,详细分析成因,建立“一生一册”档案,实行“校级、年级、教师、学生”四级管理制度。
“心理课堂”是学校重点打造的心育工作主阵地。自2013年开始,学校便将心理课纳入高一常规教学体系,根据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安排课程内容。例如,围绕高三学生普遍反映的考试焦虑、学习压力大等问题,学校连续推出“走出高原期”“与压力共舞”等微课程,通过学习焦虑着陆技术、痛苦情绪缓解术等专业方法,让学生的焦虑情绪得到缓解,微笑着迎接考试。
针对特殊学生群体特点,学校积极探索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、新方法。从2010年至今,每年10月都运用专业的心理测评软件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,帮助学生了解自己。同时,对易感学生,量身定制《心理危机干预方案》;对存在较大心理困扰的学生,在第一时间进行个体心理辅导,然后由心理辅导教师再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,从而避免学生出现严重心理问题。“在担任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后,通过自己的努力,我看到一些学生变得越来越自信、阳光、快乐,感觉自己再累也值得。”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张静说。
走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,心理教室、个体辅导室、沙盘活动室、图书阅览室、团体放松室等功能室设备齐全、窗明几净。在这里,学生们或阅览图书,或宣泄情绪……他们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心理调适。除注重激发学生自身的成长力量外,学校还在家校共育上发力,成立了“家长学校”,并积极研发家长学校课程,引领带动家长成长,助力家长“做最好的自己”,共同促使学生健康成长。(来源:《山东教育报》综合版)
作者:胡乐彪 李鹏飞
编辑:白天
审核:周玉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