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本文来自《金庸小说,为什么不讲唐朝的故事?》评论区,标题为小编添加】
钢铁怀玉作者观点,无法苟同。
就我所知,与金庸齐名当时的梁羽生,以大唐为背景的武侠小说就写了好几本,如:《大唐游侠传》、《龙凤宝钗缘》、《慧剑心魔》以及《女帝奇英传》。这说明,金庸小说不用唐朝做背景,并非出于文学规律本身的考虑,至少不全是。
(资料图片)
那金庸是出于什么考虑呢?其实作者最后一句话,已经透了一点消息。我们不妨把金庸武侠作品按创作时间列个表,或可见其中端倪:
《书剑恩仇录》1955年
《碧血剑》1956年
《射雕英雄传》1957年—1959年
《雪山飞狐》1959年
《神雕侠侣》1959年—1961年
《飞狐外传》1960年—1961年
《白马啸西风》1961年,附在《雪山飞狐》之后的中篇小说
《倚天屠龙记》1961年
《鸳鸯刀》1961年,附在《雪山飞狐》之后的中篇小说
《连城诀》1963年,又名《素心剑》《天龙八部》1963年—1966年
《侠客行》1965年
《笑傲江湖》1967年
《鹿鼎记》1969年—1972年
《越女剑》1970年,附在《侠客行》之后的短篇小说
也就是说金庸武侠作品集中创作于1955-1972年间。这期间大陆发生了什么?大家都很了解。
武侠小说,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叫作“成年人的童话”,还有一种不太流行的说法叫作“政治寓言”,金庸武侠作品中《笑傲江湖》就是典型。
至于“寓”什么“言”,就看作者的三观了。
如果将金庸武侠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来研读,可以发现金庸世界观(包括历史观、民族观、英雄观等)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。例如:
《书剑恩仇录》:反对异族统治,但皇帝如果是汉人(宣称乾隆并非雍正亲生儿子,乃是海宁陈氏的后人),还是可以商量。
《碧血剑》:崇祯、闯王等汉族统治者未必好,皇太极等异族统治者未必坏。
从《射雕英雄传》到《天龙八部》再到《鹿鼎记》:宋、辽、燕、西夏、大理、金、蒙古、元、明、清等多国多朝、汉满蒙回女真等多民族,帝王将相英雄侠客轮番登场。在这几部书的演绎过程中,金庸明确表明:武功高强未必英雄,杀得人多未必英雄,征伐杀戮未必英雄,改朝换代未必英雄……最后得出一个结论:为国为民,侠之大者。这才是金庸心目中真英雄、大英雄的标准。
但也是到《鹿鼎记》,似乎金庸到了见山不是山的境界,又出现英雄平庸化、虚无化甚至丑化的倾向,纵观全书,在金庸笔下似乎只有陈近南一人堪称真英雄。